搞好乡村振兴,其实就是将“土地”和“文化”变现!
发布时间: 2022-11-08 浏览(3595)
走进青龙山镇小城子村,一片百亩果园映入眼帘,远远望去红彤彤的一片,一颗颗红红的沙果宛如小红灯笼。看到这片果园,你一定想不到,七年前竟是一片荒滩!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小城子村虽坐拥京津,背靠辽蒙,属于京北黄金游线辐射带动范围,但原来在医疗、教育、交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且难解决。如今通过发展,她已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名单,还先后获得精品皇家文化旅游示范点、皇家御道文化开发示范点、宜居宜游美丽乡村示范点等荣誉。她是如何做到的呢?今天亮节君就带你走进小城子村,一起探究她的发展之道!
1 项目特色
1.紧跟机遇谋发展
滦平县积极响应省上号召,抢抓“京津冀协同发展”重大战略机遇,将“美丽乡村”建设作为助推“三农”工作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。大屯满族乡小城子村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
2.优势资源要放大
建设美丽乡村,既要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,又要发挥优势、找准路径。面对不靠山、不临海、不傍旅游景区的现实情况,小城子村把地方特色资源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,明晰了方向和路径。
国道112线贯通村庄,交通便利。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汉城遗址就坐落在该村,是承德地区迄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汉代古城墙之一。
3.新村建设展新貌
滦平县投资5000万元,以“皇家驿站、千年汉城”为主题,按照“四美、五改”(环境美、产业美、生态美、精神美,改房、改水、改路、改厕、改厨)的建设要求,深度挖掘汉朝古城、满清御路、耕牧边塞三大主题文化,以皇家驿站广场、主题街巷、文化长廊、民俗博物馆为亮点,致力打造“产业兴、村庄美、百姓富”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样板和京东北区域文化旅游亮点景区。
4.借势资源快发展
延产品 开展“美丽河北,魅力承德,幸福滦平”最美推选展示活动。大屯镇紧紧抓住这一契机,聚焦环保、健康、旅游等新兴产业,在大力发展小城子村现代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,进一步促进村庄文明建设,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根脉,以“青清山水静净村庄”为依托,研究开发民俗避暑、养老养心、寻根探史、特色美食等展示民俗民风和乡愁风韵的旅游产品。
延产业 借承德兴春和农业产业园区优势,发展优势农业项目。园区占地1900亩,投资6亿多,公司坚持生态、环保、绿色,循环的发展理念,形成集“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游乐”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。规划建设绿色蔬菜果树生产区、双孢菇工厂化生产区、特色蛋鸡养殖区、高产奶牛区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区五大功能区。
5.园区反哺共发展
园区发展壮大反哺了村子整体建设,让农民告别单一农业种植模式,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,开发独特的“一地生四金”循环模式。
盘活土地分“现金” 向园区流转土地1900亩,并将集体稳定收入余额按人头分发到户,贫困户人均增收300余元。
股份合作赚“股金” 探索创新“户贷企还,以企带户”的金融扶贫模式。投入扶贫资金700余万元到农业园区,户均分红500元。
务工就业赚“薪金” 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,当地农民到企业打工,能够在家门口有一份稳定的收入。男工年均收入3万元,女工年均收入2万元,间接带动运输等服务业100余人就业。
流转土地收“租金” 土地流转可以带来农户收入结构的改变,园区流转土地1900亩,涉及600余贫困户,户均获得地租收入3400元。
6.项目运营促增收
民俗活态博物馆 以村子历史、村民生活、满族风情为主题元素设计博物馆展览,以图文解说、实物等形式展示,用门票等营收。
独特的主题民宿 利用空置民居,分满族和皇家不同风格,打造高中低端民宿客栈,发展旅游接待,带动村民就业或销售农特产,实现旅游扶贫和致富。满族民宿以满族文化和建筑为背景,以民俗历史为底蕴,设计富含满族风情受现代人喜欢的居住环境;以皇家文化和建筑为背景融合现代建筑文化,突出“皇家驿栈”的舒适感。
2 智库锦囊
小城子村坚持以乡村特色文化为引领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,发展特色乡村旅游,将小城子打造为乡村振兴示范点,真正实现乡村美,百姓富!在打造乡村振兴项目时,我们要如何将乡村的土地和文化资源进行变现呢?亮节君认为可从以下几点介入!
1.土地资源变现
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,首先得实现资源变现,才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。只有利用好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的政策利好,将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、宅基地等资源流转到村集体,实现化零为整,才能获得政府及企业的更多关注,以此来带动乡村发展,才能突破资金与人才瓶颈,实现资源全面整合,让“一地变四金”。
盘活土地分“现金” 通过盘活乡村的土地、宅基地,将集体稳定收入余额按人头分发到户,让村民获取现金。
流转土地收“租金” 通过流转乡村的土地、宅基地等资源,农户可直接获取其租金。
股份合作赚“股金” 农民可按一定的出资标准,以资金或土地、宅基地的方式入股企业,得到相应的股份,进而参与企业的利润分红,赚取股金。
务工就业赚“薪金” 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,会优先聘请当地农民到企业打工,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赚取薪金。
2.文化资源变现
将文化“文化高定位”发展,使文化在各领域的作用发挥出来,以达到文化资源变现。我们的乡土文化包括农耕文化、风情民宿和乡村生活,这些都源于农村的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中,是农民自发创造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,是最接地气、讲务实的通俗文化、大众文化。文化不是展示品和摆设,也不是高山仰止的,所以我们要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中。
融入生产 将文化融入“吃住行游购娱”,打造特色风情旅游商品,挖掘本村的手工技艺,开发民俗产品,将技艺变成商品,进行情感营销,从而提升经济价值。
融入生活 将文化与村民的日常活动结合,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活动体验、乡村技艺体验、乡村民俗体验等活动中,并增强游客的参与感、体验感。
融入生态 将文化融入到环境改善中,大到景观、建筑,小到一些细节性的摆件,让文化看得见,进而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。
我们要让文化形成独特的主题IP或品牌,实现文化的价值再造,让消费者购买的不只是商品,体验的不只是活动,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和仪式感的东西,赋予文化更高的价值。
搞乡村振兴,其实就是为了让乡村的土地和文化变现,我们要善于盘活自身的土地和宅基地资源,让村民在家即可获得“四金”;其次也要懂得用文化助推乡村发展,通过激活文化,让它变得可以感受得到、体验得到、也买得到。让乡村资源变现,切实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,推动乡村振兴发展!
来源:亮节智库
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
打赏
×赠送成功!
赠送记录可在消息中心查看
已扣除 30筑讯币